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2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洋溪镇:“贡米”集中育苗尽显“科技范”

  雨生百谷。随着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来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美誉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稻农们抢抓农时开展育秧工作。

  今年,该镇在“洋溪贡米”核心基地集中育苗点推广种子药剂拌种,打好种子预防针,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4月18日,走进洋溪镇双龙村“贡米”育苗基地,一片宽阔的秧苗地与青山、绿树、稻田交相辉映,在230个拱棚衬托下显现出美丽的田园风光。村民们正在秧苗地里插杆、覆膜,搭建一排排白色保温拱棚,一副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。

  为避免稻谷品种繁多,今年洋溪镇从秧苗基地翻土、平块、播种到覆膜,对育苗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,力求做到高品质育苗。

  “去年农户们自己购买的水稻种子品质不一,不利于我们向外界销售。所以今年我们选择集中育苗,能够统一水稻品种,也方便我们统一收购和销售。”育苗基地负责人张浩介绍,该基地在试种2年后,成功培育出了这一出米率高、口感软而不糯,深受消费者喜欢的优良品种。

  “每次大米展销,我们洋溪贡米相比于同场竞争的其他商家会更受消费者喜欢。”张浩自豪地说道。

  品种、标准统一了,洋溪镇又在双龙村和新黔村2个集中育苗点尝试机器插秧,在不断尝试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同时,大力推广种子药剂拌种。

  “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沥干,再用适宜的药剂进行拌种后播种。”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、高级农艺师秦海英说,春播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,可预防水稻苗期和水稻分蘖期稻瘟病、恶苗病等,能起到齐苗、壮苗的效果,确保粮食产量得到保障。

  据了解,今年洋溪镇统一规划,严格传承“洋溪贡米”种植要求种植水稻,建设“洋溪贡米”核心基地1500亩,示范带动全镇1.3万亩水稻种植。

  (印江融媒体记者 梅亚军 见习 冉美玲)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要闻
   第04版:乡村振兴
洋溪镇:“贡米”集中育苗尽显“科技范”
印江:新技术赋能 老产业走新路
贵州木黄酒业:“五一”假期不停歇 抓住“风口”忙生产
合水镇:春耕“火辣”开启 奏响农忙“椒”响曲
印江:农技人员田间地头过“五一”
沙子坡镇开展红薯移栽现场培训
图片新闻
天堂镇:红薯移栽忙 致富增收强